胎儿窘迫综合征是什么
胎儿窘迫综合征是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等致的危及健康生命的综合症状,可发生于妊娠晚期及临产后,病因涉及母体、胎儿、脐带胎盘等因素,临床表现有胎心率异常、羊水胎粪污染、胎动异常等,诊断靠胎心监护、B超、血气分析等,治疗包括一般处理和病因治疗,对孕妇、胎儿有影响,高龄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孕妇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胎儿窘迫综合征的定义
胎儿窘迫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由于缺氧和酸中毒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状态,是一种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它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及临产后。
二、病因及相关因素
1.母体因素
血氧含量不足:孕妇患有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导致血氧含量降低,从而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例如,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其自身的血氧交换功能受限,输送到胎盘的氧气减少,胎儿就容易出现窘迫。
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本身存在代谢异常等情况的孕妇,其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会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
2.胎儿因素
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某些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会影响其血液循环,导致氧气输送能力下降。比如存在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心脏的血液泵出和氧合功能异常,容易引发胎儿窘迫。
胎儿血液系统疾病:如胎儿地中海贫血等,会影响胎儿的携氧能力。地中海贫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家族地中海贫血病史的胎儿发生此类血液系统疾病的概率较高,进而增加胎儿窘迫的可能性。
3.脐带、胎盘因素
脐带异常:脐带绕颈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若脐带绕颈过紧会影响胎儿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缺氧。脐带真结、脐带扭转等也会阻碍胎儿的血供。脐带异常在各种生活方式的孕妇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胎儿活动较为频繁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脐带绕颈等情况。
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早剥会使胎盘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胎儿急性缺氧。胎盘老化、胎盘梗死等会影响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胎盘功能异常在有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妊娠等情况的孕妇中相对更易发生,高龄孕妇的胎盘功能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胎盘功能异常相关问题。
三、临床表现
1.胎心率异常
胎心率加快: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当胎儿窘迫时,早期可出现胎心率加快,超过160次/分钟。这可能是胎儿为了应对缺氧的一种应激反应,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后续可能会发展为胎心率减慢。例如在妊娠晚期进行胎心监护时,发现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钟,就要高度警惕胎儿窘迫的可能。
胎心率减慢:当缺氧进一步加重时,胎心率会减慢,低于110次/分钟。这是胎儿窘迫较为严重的表现,提示胎儿的氧供严重不足,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2.羊水胎粪污染
正常羊水是清澈透明的,当胎儿窘迫时,胎儿会出现排便,导致羊水胎粪污染。根据污染程度分为三度,一度为浅绿色,二度为黄绿色并混浊,三度为棕黄色、稠厚。羊水胎粪污染也是胎儿窘迫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若出现羊水胎粪污染,往往意味着胎儿在宫内有缺氧情况,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胎儿的状况。
3.胎动异常
胎动频繁:胎儿窘迫早期可能出现胎动频繁,这是胎儿缺氧的兴奋期表现。比如孕妇自觉胎儿在子宫内活动较以往明显增多,但是这种频繁胎动不会持续很久,随后就会进入胎动减弱阶段。
胎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缺氧加重,胎动会逐渐减弱,次数减少,最终可能消失。如果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感觉不到胎动,必须立即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胎儿窘迫已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
四、诊断方法
1.胎心监护
持续性无应激试验(NST):通过监护仪记录胎儿心率的变化以及与胎动的关系。正常情况下,胎儿胎动时胎心率会加快,称为反应型NST。若NST无反应型,即胎儿胎动时胎心率不加快或加快不明显,结合其他指标考虑胎儿窘迫的可能。例如,孕妇定期进行产检时,胎心监护显示NST无反应型,医生会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胎儿是否存在窘迫。
缩宫素激惹试验(OCT):通过使用缩宫素诱导宫缩,观察宫缩时胎心率的变化。若宫缩时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等异常情况,提示胎儿在宫缩时出现缺氧,可能存在胎儿窘迫。
2.B超检查
可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盘的位置和功能、脐带的情况等。通过B超可以发现胎盘早剥、脐带绕颈过紧、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这些情况都可能与胎儿窘迫相关。例如,B超显示胎盘边缘有液性暗区,提示可能存在胎盘早剥,需要进一步评估胎儿的状况。
3.血气分析
通过采集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胎儿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如果胎儿头皮血pH值低于7.20,提示胎儿存在酸中毒,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胎儿窘迫。但血气分析是一种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高度怀疑胎儿窘迫且需要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进行。
五、治疗原则及相关措施
1.一般处理
改变孕妇体位:让孕妇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增加胎儿的氧供。对于各种生活方式的孕妇都适用,尤其是长时间处于仰卧位的孕妇,左侧卧位能有效缓解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供。
吸氧: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孕妇吸氧,提高孕妇的血氧含量,进而改善胎儿的氧供。一般采取每分钟2-5升的流量吸氧,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调整吸氧时间和流量。
2.病因治疗
针对母体因素的治疗:如果是因为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导致的胎儿窘迫,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控制血压等。对于有心肺疾病的孕妇,需要在内科医生的配合下积极治疗其基础疾病,以改善母体的血氧状况,从而保证胎儿的氧供。
针对胎儿因素的治疗:如果是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胎儿的预后以及出生后的治疗方案,但在宫内主要是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为适时终止妊娠做准备。
针对脐带、胎盘因素的治疗:对于脐带绕颈过紧等情况,如果通过评估胎儿状况发现情况危急,可能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等终止妊娠的操作;对于胎盘早剥等严重情况,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以挽救胎儿生命。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孕妇方面
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自身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进而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产检和治疗,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和胎儿的胎动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2.胎儿方面
胎儿窘迫若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新生儿的远期预后,如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等。对于有胎儿窘迫高危因素的胎儿,如存在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异常等情况的胎儿,需要加强产前监测,密切观察胎儿的各项指标。
3.特殊人群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和胎盘功能等都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高龄孕妇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产前检查,增加胎心监护等检查的频率,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高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
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本身就存在胎儿窘迫的较高风险。这类孕妇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进行相关的产检项目,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宫内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以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