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呼吸困难
慢阻肺呼吸困难评估包括症状表现、肺功能、生活质量评估;非药物干预有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环境管理;药物干预涉及支气管舒张剂(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多方面进行慢阻肺呼吸困难的相关防治。
一、慢阻肺呼吸困难的评估
(一)症状表现评估
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表现多样,通常在活动后加重,可通过患者自我描述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行初步评估,例如患者能步行但不能快跑,或穿衣、洗漱等轻度活动就出现气短等情况。从生理学角度,可通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等指标,正常成人静息时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慢阻肺呼吸困难患者呼吸频率往往增快,可能超过20次/分钟,且呼吸深度可能变浅或变深不规则。
(二)肺功能评估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是评估慢阻肺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FEV?/FVC(用力肺活量)小于70%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FEV?占预计值百分比可分为不同等级,如FEV?占预计值百分比≥80%为轻度,50%-79%为中度,30%-49%为重度,<30%为极重度。一般来说,FEV?越低,呼吸困难往往越明显。
(三)生活质量评估
可通过慢阻肺评估测试(CAT)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估,该问卷从气短、活动受限、咳嗽咳痰等多个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提示呼吸困难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差异,CAT评分可能不同,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同等病情下可能CAT评分更高;男性和女性在体力活动等方面差异也可能导致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有别。有吸烟史的患者,长期吸烟导致肺部损伤,会使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受影响更显著。
二、慢阻肺呼吸困难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腹式呼吸训练可根据其身体耐受程度适当调整时间和频率,儿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因错误操作影响呼吸功能发育;老年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例如吸气2秒,呼气4秒,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不同性别患者进行缩唇呼吸时,原理相同,但女性患者可能因胸廓结构与男性不同,在呼吸时胸廓运动幅度可能略有差异,但不影响缩唇呼吸的效果,按照正确方法训练均可改善呼吸困难。有肺部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肺炎病史,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时要注意观察自身呼吸反应,若出现不适需及时调整。
(二)运动锻炼
1.步行锻炼:根据患者的肺功能和身体状况制定步行计划,例如从短距离步行开始,如每次步行5-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15-20分钟,每天1-2次。年龄较小的儿童不适合步行锻炼,可选择适合儿童的低强度运动,如爬行等;老年患者步行锻炼时要选择平坦、安全的环境,避免在路况复杂或空气质量差的地方行走,同时要注意监测心率,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80%的范围;女性患者在步行锻炼时可根据自身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舒适的运动鞋等;有心血管病史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步行锻炼时,要密切关注心血管反应,如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2.功率自行车锻炼: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功率自行车锻炼,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阻力和运动时间。不同年龄患者使用功率自行车锻炼时,要根据其身体发育或机能情况设置合适的运动参数,儿童禁止使用功率自行车锻炼;老年患者进行功率自行车锻炼时要注意座椅高度、角度等调整至舒适且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状态;男性和女性患者在使用功率自行车锻炼时,要根据自身体力和呼吸情况合理调整运动强度。
(三)环境管理
1.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度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50%-60%。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放置容易导致儿童窒息的物品;老年患者居住环境要方便其活动,室内物品摆放要合理,减少障碍物;有过敏史的慢阻肺患者,室内要避免放置毛绒玩具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定期清洁被褥、窗帘等,减少过敏原。
2.室外环境: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寒冷、大风等恶劣环境下活动,如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合适的口罩。不同性别患者在室外活动时要根据天气和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女性可能更注重口罩的美观性,但要保证防护效果;有呼吸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恶劣室外环境下更要严格防护,减少外出次数。
三、慢阻肺呼吸困难的药物干预相关
(一)支气管舒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患者对β?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使用需谨慎,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监测心血管反应,因为该类药物可能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女性患者使用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使用β?受体激动剂要更谨慎,因为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口干等;男性和女性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自身身体的影响,如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导致视物模糊等,女性患者在使用后要避免驾驶等需要良好视力的活动;有前列腺增生等病史的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加重排尿困难,需谨慎使用。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呼吸困难。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密切观察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全身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等风险;女性患者在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关注自身骨骼健康等情况;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格外注意,可适当补充钙剂等。
四、特殊人群慢阻肺呼吸困难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慢阻肺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呼吸困难,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如花粉、烟雾等。呼吸训练要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方法正确。药物使用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异常等要立即就医。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慢阻肺呼吸困难时,要注意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为营养不良会加重呼吸困难。活动时要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跌倒等情况。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女性患者
女性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时,要注意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况的变化对呼吸困难的影响。在使用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女性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如某些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等,如有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女性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等非药物干预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
(四)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慢阻肺呼吸困难患者,在治疗呼吸困难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对治疗的影响。例如,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使用β?受体激动剂要谨慎,因为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有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在进行呼吸训练和运动锻炼时,要根据基础病史的情况调整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