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有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巴尔通骨折三种分型,Colles骨折多因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等致远端向桡背侧移位等,Smith骨折因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致远端向掌桡侧移位等,巴尔通骨折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伴腕关节脱位,分背侧型和掌侧型,相对少见且涉及关节面对预后影响大。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解剖特征: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所致。X线表现为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这种骨折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对于儿童,若发生Colles骨折,其骨折机制类似,但骨折部位的生长潜力等因素会影响后续的恢复和预后。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有跌倒风险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
解剖特征:常由于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X线表现为骨折远端向掌、桡侧移位,近端向背侧移位。与Colles骨折方向相反,相对来说发生率较Colles骨折低。该型骨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生,但具体机制与受伤时的姿势等因素相关,在生活中因意外导致腕关节屈曲受伤是常见原因。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
解剖特征:是一种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同时伴有桡腕关节脱位。分为背侧型和掌侧型,背侧型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并伴腕关节脱位,掌侧型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并伴腕关节脱位。这种骨折相对少见,但由于涉及关节面,对预后影响较大。其发生与腕关节的扭转等暴力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生活中突发的腕关节扭转暴力是常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