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致鼻出血,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及注意事项,还可通过控制症状、鼻腔护理、避免刺激因素来预防及应对,儿童需加强看护,成年人要避过敏原、保湿,有基础病史者要稳血压,用药物、鼻腔冲洗等降低出血风险
不同人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因好奇心强,更易出现频繁挖鼻等行为,家长需加强看护,避免其过度搔抓鼻部。儿童鼻黏膜相对脆弱,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更易受刺激出血,应积极控制过敏症状,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非药物方式减轻鼻黏膜炎症,降低出血风险。
成年人:成年人若患有过敏性鼻炎,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工作生活中要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微生物加重鼻炎。若出现鼻出血,可采取简单的压迫止血方法,如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可能会因血压波动而加重出血情况。这类患者在控制过敏性鼻炎时,要更加注重血压的平稳控制,同时在鼻出血时要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若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
预防及应对措施
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通过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鼻黏膜炎症,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状态,从根源上降低鼻出血风险。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可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
鼻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每日1-2次,能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炎性分泌物等,保持鼻黏膜清洁,降低鼻出血发生概率。
避免刺激因素: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扫、除尘螨,减少室内过敏原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