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有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胀感等表现,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前多有感冒史,听力逐渐下降等,慢性起病隐匿,小儿表现不典型,需关注不同人群及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人群的耳部相关表现,且表现因个体差异等不同。
一、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伴自听增强。头位变动时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匿,一般不易觉察听力减退。小儿大多无主诉,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言语发育延迟,因为他们无法准确表达听力问题,只能通过行为上的变化来体现,如对家长的呼唤反应不及时等。
二、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耳痛不明显。小儿常表现为抓耳、哭闹不安,因为小儿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耳痛,只能通过一些异常行为来提示家长,如不断用手抓耳朵、夜间睡眠不安稳等。
三、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间断一下再次出现。小儿可能不太会主动诉说耳鸣,但可能会出现对声音的敏感度变化,如对正常音量的声音反应异常等。
四、耳闷胀感
患者自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儿童可能会出现抓耳、摇头等动作来试图缓解耳部的闷胀不适。
此外,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还可能因个体差异、病情的急慢性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耳部解剖结构特点,分泌性中耳炎相对较为常见,且症状可能不太典型,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来早期发现。而对于成人,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和描述。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应关注耳部相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