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致鼻出血,其机制是鼻黏膜过敏致水肿充血,患者揉搓、喷嚏、擤鼻等易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儿童活泼好动易因搔抓致鼻出血,家长要让其坐姿前倾压迫鼻翼止血并控制症状;成年患者常鼻出血要留意过敏控制、避过敏原、保室内湿润,频繁或量大需就医排查;有基础病史者要谨慎避免引起血压波动因素,密切关注鼻出血情况。
一、过敏性鼻炎引发鼻出血的机制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处于过敏状态,会出现水肿、充血。患者常因鼻痒而反复揉搓鼻部,或因喷嚏发作用力过猛,这些动作都可能导致鼻黏膜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此外,炎症刺激使得鼻黏膜分泌增多,患者频繁擤鼻也易损伤鼻黏膜血管,从而引发鼻出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更易破裂出血。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活泼好动,在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更易因搔抓鼻部等行为导致鼻出血。儿童鼻黏膜相对娇嫩,一旦出血,家长应让孩子保持坐姿,头稍向前倾,压迫鼻翼止血等。同时,要积极控制儿童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减少鼻黏膜受刺激的机会,比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温和的方式清理鼻内分泌物,降低鼻出血风险。
成年群体:成年过敏性鼻炎患者若经常出现鼻出血情况,需留意自身过敏控制情况。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鼻部病变等情况。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出血可能会因血压波动等情况变得更为复杂。这类患者在控制过敏性鼻炎时,要更加谨慎地避免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避免过度用力擤鼻、揉搓鼻部等,同时需密切关注鼻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