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能引起鼻出血,原因是鼻黏膜水肿充血、患者搔抓挖鼻及过度擤鼻致血管损伤破裂,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及应对,儿童要防搔抓挖鼻等,成年要规范用药,有基础病史者要控基础病,预防可改善空气等,鼻出血时要冷静按压鼻翼等,频繁或量大需就医。
一、原因分析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处于超敏状态,会出现明显的水肿、充血。频繁的鼻痒会促使患者不断揉搓、挖鼻等,这很容易损伤鼻黏膜的小血管,从而引发鼻出血。另外,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增多,会不断擤鼻,过度的擤鼻动作也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及应对
儿童群体:儿童往往难以准确表达鼻部不适,更易因鼻痒而搔抓鼻部,且鼻黏膜相对娇嫩,发生鼻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需留意儿童过敏性鼻炎症状,避免儿童用力擤鼻、挖鼻,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来减轻鼻黏膜水肿,降低鼻出血几率。
成年群体:成年患者若患有过敏性鼻炎,应积极控制过敏症状,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鼻黏膜炎症,但要注意药物使用的规范,同时避免不良的鼻部操作习惯。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出血可能会加重病情风险。这类患者除了要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外,还需密切关注血压情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当出现鼻出血时应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如按压鼻翼等,并及时就医。
三、预防及处理建议
预防方面: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过敏原接触;规律使用鼻腔清洗器清洗鼻腔,保持鼻黏膜清洁湿润;遵医嘱规范使用控制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稳定鼻黏膜状态。
鼻出血处理:发生鼻出血时,患者应保持冷静,身体稍微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敷额头或鼻部,促使血管收缩止血。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止血及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