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胀感等表现,儿童因咽鼓管特点更易患病,家长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儿童用药谨慎,成年人要注意诱因、及时就诊并注意生活休息等。
一、听力减退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多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一般起病前多有感冒病史,起病时可能听力逐渐减退,也可能突然发生。儿童患者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如叫其名字无反应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原本能正常听到声音,患病后出现对家长的呼唤不理睬,或者在看电视时音量调得比平时高。
二、耳痛
多数患者会有耳痛症状,多为钝痛,也可为抽痛。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难以准确表达疼痛,所以会通过哭闹来体现耳部的不适。在发病初期耳痛可能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耳痛会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耳痛持续存在。
三、耳鸣
患者可出现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嗡嗡”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小儿患者可能不会主动诉说耳鸣,但可能会出现烦躁、抓耳等表现,因为耳鸣带来的不适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四、耳闷胀感
患者会感觉耳内有闷胀感,像有东西堵塞一样。儿童患者可能会频繁触摸耳朵,或者出现头部倾斜等表现来试图缓解这种闷胀不适的感觉。例如,有的儿童会将头部偏向患侧,希望能改善耳内的闷胀状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较为常见,由于其咽鼓管短、宽、直,鼻咽炎时易累及中耳。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耳部症状及全身表现,如出现上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胀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鼻腔通畅等,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成年人:成年人患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应注意发病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发病后要及时就诊,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在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耳部清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