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等分为不同阶段,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等为主;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可被唤醒,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昏迷期症状进一步加重,分浅昏迷和深昏迷,各阶段表现因人群不同有相应特点需关注。
前驱期:此期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患者可能变得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等,症状常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原本规律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如睡眠节律紊乱等情况;在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中,需密切关注其性格和行为的细微变化。
昏迷前期:此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患者定向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较为多见,还可能出现睡眠倒错(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在该阶段身体状况对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影响;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肝病的人群,此期症状可能因基础病情而加重。
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被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老年患者在昏睡期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唤醒的反应更弱,需要特别关注其生命体征和身体舒适度;有基础心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此期需警惕因昏睡导致的呼吸、循环等方面的并发症。
昏迷期:昏迷前期的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完全昏迷,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儿童在昏迷期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标;有严重肝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昏迷期的处理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多脏器的功能状态来制定护理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