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肉阜是女性尿道末端良性息肉状赘生物,常位于尿道口6点处,病因可能与局部慢性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绝经后女性易因雌激素下降等发病;临床表现为尿道口鲜红色肿物、排尿不适及接触性出血等;通过妇科检查可初步诊断,必要时活检排除恶性病变;治疗上无症状者观察,有症状者可选手术切除等;绝经后女性除治肉阜外可补雌激素并定期检查,年轻女性有炎症需积极治且要注意个人卫生。
病因: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慢性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关。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下组织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慢性炎症,进而可能促使尿道肉阜形成。长期的尿道外口炎症刺激,如尿道炎等,也可能是诱发尿道肉阜的一个因素。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道口有鲜红色肿物,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尤其是在排尿时,尿液刺激肉阜可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比如在性生活或局部摩擦后容易出血。
诊断:通过妇科检查即可初步诊断。医生会观察尿道口肿物的形态、大小等情况,一般即可做出尿道肉阜的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局部组织活检,以排除其他恶性病变的可能。
治疗: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尿道肉阜,可以先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对于有症状的尿道肉阜,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等。手术方式包括肉阜切除术等。
特殊人群情况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是重要相关因素,这类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尿道肉阜外,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相关治疗来改善尿道局部黏膜状态,降低复发等风险,同时要注意定期进行泌尿系统及外阴的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年轻女性:相对来说雌激素水平正常,但如果有慢性尿道炎症等情况也需积极治疗,避免炎症长期刺激导致尿道肉阜的发生或加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尿道外口的清洁,减少炎症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