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鼻息肉和鼻肿瘤
鼻息肉与鼻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上有差异,鼻息肉多双侧发病,鼻塞渐进等,鼻窦CT见边界清等软组织影,病理见特定组织构成;鼻肿瘤单侧发病常见,有反复鼻出血等,影像学见占位伴骨质破坏等,病理是确诊金标准且不同类型表现不同
一、临床表现差异
1.鼻息肉:多为双侧发病,常见症状为渐进性鼻塞,随着息肉体积增大,鼻塞可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流涕、嗅觉减退等,一般无明显的出血表现,除非息肉表面糜烂等情况,但相对少见严重出血。在儿童中,若有鼻息肉可能影响呼吸,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等。
2.鼻肿瘤:单侧发病较为常见,除了鼻塞症状外,可能出现反复鼻出血,且出血量可多可少,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还可能引起头痛、面部麻木等症状,不同类型的鼻肿瘤还有各自特殊表现,比如恶性肿瘤可能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在儿童中鼻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高度重视。
二、影像学检查区别
1.鼻息肉:鼻窦CT检查可见鼻窦内软组织影,边界相对清晰,密度均匀,一般无骨质破坏,多为双侧鼻窦受累。在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权衡辐射风险,可优先选择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清晰显示鼻息肉的位置、范围等。
2.鼻肿瘤:鼻窦CT或MRI检查可见鼻窦内占位性病变,边界可能不清,形态不规则,常伴有骨质破坏,多为单侧鼻窦受累。对于儿童鼻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同样要考虑辐射等因素,MRI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具优势来明确肿瘤性质等。
三、病理组织学检查区分
1.鼻息肉:通过鼻内镜下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鼻息肉组织由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
2.鼻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不同类型的鼻肿瘤有不同的病理表现,比如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等。儿童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时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确保取材准确且减少对儿童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