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多样,有全身性瘙痒,老年患者因皮肤老化等更明显;还有局限性瘙痒,包括会阴部因高血糖等因素常见瘙痒,足部因神经病变等易瘙痒,血糖控制不佳、老年、女性特殊时期、病史长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皮肤瘙痒更明显或顽固严重。
全身性瘙痒: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全身范围的皮肤瘙痒,没有明显的原发皮疹,但搔抓后可能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损害。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内的渗透压改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同时长期高血糖导致皮肤的营养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本身的老化,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再加上糖尿病的影响,全身性瘙痒可能更为明显。
局限性瘙痒
会阴部瘙痒: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这与局部的高血糖环境、汗液分泌以及细菌、真菌容易滋生等因素有关。高血糖的尿液等分泌物会刺激会阴部皮肤,而且局部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因阴道内环境改变,合并念珠菌等感染而使会阴部瘙痒加剧。
足部瘙痒: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情况,足部的感觉神经可能出现异常,同时高血糖也可能影响足部皮肤的营养和代谢,导致足部皮肤瘙痒。长期的足部瘙痒可能会使患者不自觉地搔抓,而足部皮肤相对较薄嫩,搔抓后容易引发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对于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供不足的患者,足部瘙痒后搔抓更易引发严重的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从生活方式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瘙痒的症状往往更明显。在年龄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衰退,皮肤瘙痒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顽固。女性糖尿病患者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更年期等,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加重皮肤瘙痒症状。有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通常更为严重,且更难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