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腰椎骨折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稳定性骨折需严格卧硬板床8-12周,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和牵引治疗(包括颅骨或骨盆牵引,不同年龄患者牵引重量和时间需调整);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不稳定性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考虑)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术后老年患者需抗骨质疏松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对于稳定性腰椎骨折,通常采用卧床休息的方法。一般需严格卧硬板床8-12周,在此期间要避免坐起、站立等增加腰椎负荷的动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卧床休息时需特别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脊柱畸形。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时要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定期翻身、进行呼吸训练和下肢活动。
2.牵引治疗:包括持续颅骨牵引或骨盆牵引等。牵引可以起到复位和固定的作用,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例如,骨盆牵引可通过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来恢复腰椎的正常序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牵引的重量和牵引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儿童牵引重量不宜过重,避免影响骨骼发育;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不稳定性腰椎骨折、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等情况。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解剖结构。对于年轻患者,由于其活动量较大,内固定物需要具备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老年患者则要考虑手术创伤对身体的影响,尽量选择创伤较小的内固定方式。
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主要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PVP是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增强椎体强度,PKP则在注入骨水泥前先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需要注意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预防其他部位再次发生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