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方法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层粘连蛋白可辅助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影像学检查里B超可观察肝脏情况但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瞬时弹性成像能测肝脏硬度值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肝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有风险,特殊人群需谨慎。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是Ⅲ型前胶原的氨基末端肽,由成纤维细胞合成,肝纤维化时,肝内Ⅲ型胶原合成增加,PⅢNP释放增多,血清PⅢNP水平升高,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反映肝内Ⅲ型胶原合成情况。
层粘连蛋白(LN):是基底膜主要成分,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及基底膜形成使LN合成增加,血清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辅助肝纤维化早期诊断。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肝纤维化早期B超可能表现为肝实质回声稍增粗、增强,肝包膜轻度增厚等,但B超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肝脏B超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肝脏本身可能有一定退行性变化,需注意区分;有长期饮酒史人群B超检查时要关注酒精性肝纤维化可能。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通过测定肝脏硬度值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较准确检测肝纤维化早期情况,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测量肝组织的弹性,肝纤维化时肝组织弹性增加,硬度值升高。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熬夜、高脂饮食人群,FibroScan结果可能受一定影响,需综合分析;有乙肝病史人群是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的重点人群。
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直接观察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炎症程度等,能明确肝纤维化早期的病理改变,如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等,但肝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肝活检需更加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儿童肝组织脆弱,肝活检操作需更精准轻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