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乳头状瘤是什么
扁桃体乳头状瘤是发生在扁桃体部位的良性肿瘤,病因主要与HPV感染相关,免疫力低下及有扁桃体反复炎症病史者易发病;临床表现有咽部异物感等,检查可见扁桃体乳头状新生物;通过体格检查结合病理检查诊断,病理检查是金标准;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较小无症状者可观察;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关注呼吸道等影响及术后护理;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治疗前需评估,术后防并发症。
病因:目前认为主要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尤其是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与之有密切关系。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者相对更易受HPV感染从而增加发病风险,有扁桃体反复炎症病史的人群,局部黏膜长期受刺激,也可能对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肿瘤较大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表现。在检查时可见扁桃体上有乳头状新生物,表面呈颗粒状或绒毛状,颜色多为淡红色或灰白色。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咽部异常新生物,然后结合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对新生物组织进行切片、染色等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特征来判断是否为乳头状瘤及区分良恶性等情况。
治疗原则: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可在喉镜或支撑喉镜下进行切除。对于一些较小且无症状的乳头状瘤,也可密切观察,但需定期复查,若有变化则及时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扁桃体乳头状瘤时,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手术等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评估。要特别关注手术对其呼吸道等功能的影响,术后护理要注重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会影响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术后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因其表达能力有限,需医护人员和家长更加细心监测。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护理,如鼓励患者适当咳嗽、咳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