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足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神经病变致患者对足部刺激感知下降易受伤,血管病变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使足部供血减少难修复,感染因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且加重病情,不同人群如老年、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等在相关发病因素上各有特点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周围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感觉神经受损会使患者对足部的疼痛、温度、压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例如无法及时察觉足部的微小创伤、异物等,从而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加足部受伤的风险。从年龄角度看,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神经功能有一定退化,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更易出现这种神经感知异常的情况;在性别方面,男女并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糖尿病患者,酒精可能会加重神经病变的发展;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往往更高。
血管病变: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血液供应不足会影响足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当足部受到轻微损伤时,由于局部组织供血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修复,容易引发感染并导致病情加重。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本身下降,再加上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几率更高;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有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血管病变往往更为严重。
感染:由于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不良,足部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糖尿病足病情恶化。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且足部卫生状况差,也可能发生感染进而引发糖尿病足,但相对成人概率较低;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生理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若足部有微小损伤,也较易发生感染;生活不规律、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整体免疫力可能下降,更易遭受感染引发糖尿病足;有足部外伤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