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分为哪几种类型
股骨颈骨折可按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头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破坏大、坏死及愈合难、老年风险高)、经股骨颈骨折(对血供影响介于前两者、需综合考量治疗预后)、股骨颈基底骨折(对血供干扰小、易愈合、坏死率低、治疗相对简单预后好);按X线表现分为内收骨折(Pauwels角>50°、不稳定、外力大、治疗需评估)、外展骨折(Pauwels角<30°、稳定、承受剪切力小、治疗依情况选)
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此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破坏最大,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概率较高。因为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和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股骨头下骨折会损伤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导致股骨头严重缺血,年龄较大的人群发生该类型骨折后股骨头坏死风险更高,且由于血供差,骨折愈合也相对困难。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其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介于股骨头下骨折和基底骨折之间。相对而言,其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股骨头下骨折低,但也需要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此型骨折后,治疗及预后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子间连线处,此型骨折部位对股骨头血供干扰最小,骨折容易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低。对于各年龄人群,该型骨折的治疗相对较简单,预后通常较好,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处理。
按X线表现分类
内收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属于不稳定骨折。因为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这种类型骨折多见于外力作用较大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内收骨折后,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谨慎评估,例如老年人群可能更倾向于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但也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情况。
外展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的夹角小于30°,属于稳定骨折。其骨折端承受的剪切力较小,相对较稳定,治疗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也可考虑手术固定等治疗手段,年轻人群发生外展骨折后恢复相对可能更有利,但仍需遵循骨折治疗的规范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