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后5小时尿少的原因
大面积烧伤后尿少的原因包括:血容量不足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伤后2-3小时渗出急剧,8小时达高峰,5小时为渗出高峰期,儿童储备弱血容量不足更早更明显,有基础心肺疾病者代偿差易尿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大面积烧伤应激激活下丘脑-垂体轴使ADH分泌增加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儿童调节功能不完善、有神经系统疾病者调节异常易尿少;肾前性因素中疼痛等应激致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前性肾损伤致尿少,儿童对疼痛应激更敏感,有精神神经系统病史者对疼痛应激反应异常易尿少。
一、血容量不足
大面积烧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和创面,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例如,严重烧伤时,伤后2-3小时渗出最为急剧,8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回收。在伤后5小时处于渗出的高峰期,此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会引起肾脏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导致尿少。年龄方面,儿童由于机体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同等面积烧伤时血容量不足的发生可能更早更明显;性别差异在此因素中不突出;有基础心肺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其机体对血容量减少的代偿能力下降,更易出现尿少。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大面积烧伤属于强烈的应激状态,机体处于应激反应时,下丘脑-垂体轴会被激活,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ADH作用于肾脏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对于儿童,其下丘脑-垂体-肾脏轴的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但在大面积烧伤应激下也会出现ADH分泌增多;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的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可能异常,更易因该因素导致尿少。
三、肾前性因素的其他影响
除了血容量不足,疼痛等应激因素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肾脏血流。大面积烧伤引起的剧烈疼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加重肾前性肾损伤,从而引起尿少。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对疼痛的应激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女性在疼痛感知等方面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在该机制中主要是疼痛引发的神经-内分泌变化起作用;有精神神经系统病史的患者,对疼痛的应激反应可能异常,更易因疼痛相关因素导致尿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