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急性乳突炎
小儿急性乳突炎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的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因包括感染途径和年龄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部耳部症状、乳突部皮肤表现及全身症状,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抗生素和局部治疗,预后多数良好,延误治疗有严重后果,预防需积极防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增强抵抗力、注意耳部卫生。
一、定义
小儿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
二、病因
1.感染途径
小儿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咽鼓管较宽、短而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的感染易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进而引发乳突炎症。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细菌毒力强,或患者机体抵抗力差时,感染可向乳突区扩散,导致急性乳突炎。
2.年龄因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乳突气房发育特点使其易受感染影响,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感染的抵御能力较弱,相对成人更易发生急性乳突炎。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耳部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好转后又出现耳痛加重,且呈持续性,可为搏动性跳痛,耳流脓增多,鼓膜穿孔后流脓量暂时减少。
乳突部皮肤:乳突部皮肤可有轻度肿胀,乳突尖及鼓窦区有明显压痛。
2.全身症状: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诊断
1.病史: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2.临床表现:乳突部有相应症状和体征。
3.影像学检查:乳突X线或CT检查可见乳突气房模糊,房隔不清,甚至融合为一透亮区,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治疗:若鼓膜穿孔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引流。
六、预后及预防
1.预后: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若延误治疗,可能出现颅内、外并发症等严重后果。
2.预防
积极防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旦发生应及时、彻底治疗。
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合理喂养,加强锻炼,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注意小儿耳部卫生,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小儿急性乳突炎需引起家长重视,一旦发现小儿耳部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保障小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