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腺样体肥大
为诊断腺样体相关情况,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口咽部检查和间接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有鼻咽侧位X线片(测比值判断肥大)、鼻咽部CT检查(清晰显示情况但有辐射需谨慎)、鼻咽部MRI(无辐射但检查时间长需患儿配合);电子鼻咽喉镜可直接观察鼻咽部情况,局部麻醉下对年长儿可行,对小婴幼儿操作难。
一、体格检查
1.口咽部检查:医生会观察患儿的口咽部,可见腺样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纵行的沟裂,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潴留。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借助压舌板等工具轻柔检查,但要注意避免引起患儿不适。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腺样体大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3-5岁时腺样体增生较为明显,但这并非绝对,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2.间接鼻咽镜检查:通过间接鼻咽镜可观察后鼻孔及鼻咽部情况,能看到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以及腺样体的大小、形态等。该检查对于能够配合的患儿可行,但对于不配合的患儿可能操作困难。
二、影像学检查
1.鼻咽侧位X线片:可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来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正常情况下,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小于0.6,若比值大于0.6则提示腺样体肥大。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比值范围可能略有不同,例如3-5岁儿童该比值一般小于0.55,6-10岁儿童小于0.6等。
2.鼻咽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准确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程度。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存在一定辐射,对于儿童应谨慎选择,尤其是需要考虑辐射带来的潜在风险。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鼻咽部CT检查。
3.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也可用于评估腺样体情况。对于某些不适合进行CT检查的患儿(如对辐射敏感或有其他禁忌证),MRI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检查方法。但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患儿需保持安静不动,对于不配合的患儿可能需要镇静等处理。
三、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电子鼻咽喉镜可直接观察鼻咽部腺样体的具体情况,包括腺样体表面有无糜烂、溃疡等病变,同时还能观察喉部等其他部位的情况。该检查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对于能够配合的年长儿可行,能较为直观地获取腺样体肥大的相关信息,但对于非常小的婴幼儿可能操作难度较大。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