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
抗组胺药分两代,第一代有中枢镇静作用不推荐2岁以下婴儿用,第二代中枢镇静作用弱但2岁以上小儿用仍需遵医嘱;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局部抗炎全身吸收少但要遵医嘱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用于1岁以上小儿且不同年龄剂量不同;特殊人群中婴幼儿选药谨慎,优先局部作用为主不良反应小的药,有特殊病史小儿选药要评估对肝肾功能影响并遵医嘱调整。
一、抗组胺药
1.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具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小儿嗜睡等不良反应,一般不推荐2岁以下婴儿使用,因为婴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使用后更容易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2.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较于第一代,中枢镇静作用较弱,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小儿可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从而减轻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对于2岁以上小儿相对较安全,但仍要遵循医生指导使用。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1.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通过局部抗炎作用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其局部作用强,全身吸收少,相对较为安全,但也可能出现鼻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掌握使用方法和剂量。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孟鲁司特钠:可用于1岁以上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能改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它通过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调节白三烯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使用剂量有所不同,需根据年龄准确调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尽量优先选择局部作用为主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在严格遵医嘱使用下,局部作用发挥抗炎效果,全身吸收少,对婴幼儿相对安全,但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局部刺激等不适反应。同时,抗组胺药中第一代药物因中枢镇静等不良反应更不适合婴幼儿使用。
2.有特殊病史小儿:如果小儿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例如,使用某些抗组胺药或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时,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史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