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休息保湿、增加水分摄入;药物治疗有减充血剂(连续使用不超7天)、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炎)、病毒感染早期用抗病毒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注意药物安全性和休息营养、孕妇用药谨慎先咨询医生。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保湿:急性鼻炎患者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一般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利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引发急性鼻炎的病原体,湿润环境可减轻鼻腔干燥不适等症状。
2.增加水分摄入: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也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对缓解急性鼻炎相关不适有帮助。
二、药物治疗
1.减充血剂:可使用盐酸羟甲唑啉等减充血剂,但需注意此类药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减充血剂能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不良影响。
2.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需规律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较好疗效,能从炎症根源改善急性鼻炎症状。
3.抗病毒药物: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在发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急性鼻炎时,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加强保湿、生理盐水洗鼻等。儿童鼻腔黏膜娇嫩,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减充血剂等应避免使用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生理盐水洗鼻可轻柔清除鼻腔分泌物等,缓解鼻塞等症状,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
2.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鼻炎时,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如使用减充血剂可能影响血压等,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用药。同时,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以维持身体机能,促进疾病康复。
3.孕妇:孕妇患急性鼻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先咨询医生。非药物干预是首要选择,如通过保湿、生理盐水洗鼻等缓解症状,尽量避免使用孕期禁忌的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孕妇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