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是什么病
乳糜尿是尿液含乳糜液呈乳白色的病症,病因有寄生虫感染(如丝虫)、其他(腹腔内结核、肿瘤等),表现为尿液乳白色等及伴随症状,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保守、手术治疗
病因
寄生虫感染:丝虫感染是引起乳糜尿的常见原因,尤其是班氏丝虫。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内,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管阻塞,使乳糜液反流进入尿液。在流行地区,如我国东南沿海等地,丝虫病高发区乳糜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生活在丝虫病流行区域,且有蚊虫叮咬史等,就需要警惕丝虫感染导致乳糜尿的可能。
其他病因:腹腔内结核、肿瘤、创伤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系统回流障碍,从而导致乳糜尿。比如腹腔内的恶性肿瘤压迫淋巴管,使淋巴液引流不畅,进而出现乳糜尿。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因为这些因素患病,但肿瘤导致的乳糜尿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更常见一些。
临床表现
尿液外观:典型表现为尿液呈乳白色,如牛奶样,有时可混有少量血液而呈粉红色。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刺激症状,如果是丝虫病引起的,还可能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对于儿童患者,乳糜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长期丢失营养物质;女性患者如果患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因尿液异常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加重病情。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乳糜试验:阳性可提示乳糜尿。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乳糜成分。
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的脂肪滴等乳糜相关成分。
影像学检查:
淋巴管造影:能够明确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和阻塞情况,对于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B超、CT等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腹腔内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等导致淋巴回流受阻的因素。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应尽量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丝虫感染引起,可使用抗丝虫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其他病因如肿瘤等,则需要针对肿瘤等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
保守治疗:发作期间需卧床休息,低脂饮食,可适当增加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乳糜液在尿路中的积聚。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营养均衡,因为长期乳糜尿可能导致营养丢失;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在休息和饮食调整时兼顾其身体机能状况,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在低脂饮食时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淋巴管-血管吻合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要严格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