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门体分流性脑病包括肝内门体分流(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致肠道有毒物质绕过肝脏入体循环引发)和肝外门体分流(外科手术或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致毒素未经充分代谢入体循环引发);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及肝移植术后也可引发,重症肝炎等因解毒功能受损致有毒物质蓄积,肝移植术后因肝功能未恢复等致代谢能力弱;其他少见病因有原发性肝癌(肝脏破坏、解毒功能下降及肿瘤产毒致风险增加)和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酶缺乏等致氨代谢障碍、血氨升高引发)
一、门体分流性脑病
1.肝内门体分流: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患者,肝内存在异常的门体分流通道,使得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引发肝性脑病。例如,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由于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进而促使肝内门体分流的形成概率增加。
2.肝外门体分流:如外科手术造成的门体分流(如门腔静脉分流术等),或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使得肠道来的毒素未经肝脏充分代谢就进入体循环,引发肝性脑病。比如曾接受过门腔静脉分流手术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及肝移植术后
1.重症肝炎与爆发性肝衰竭:重症肝炎和爆发性肝衰竭时,肝脏的解毒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毒代谢产物,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发肝性脑病。研究表明,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发展为肝性脑病,其发病机制与肝脏对氨等毒素的代谢能力大幅下降密切相关。
2.肝移植术后:肝移植术后早期,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者存在排斥反应等情况,可能导致肝脏对毒素的代谢能力仍较弱,同时手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体内的代谢平衡,从而引发肝性脑病。例如,肝移植术后患者如果出现肝功能恢复延迟,就容易出现血氨升高等情况,进而诱发肝性脑病。
三、其他少见病因
1.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肝脏组织广泛破坏,正常肝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解毒功能下降,同时肿瘤组织本身可能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也会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研究发现,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一定比例,其与肝癌导致的肝脏代谢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2.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体内参与尿素循环的酶缺乏或活性异常,导致氨的代谢障碍,血氨水平升高,进而引发肝性脑病。此类患者从幼年时期可能就会出现相关症状,因为先天性的尿素循环障碍使得身体无法正常处理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长期积累就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