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化脓性中耳炎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黏液促排剂、止痛药治疗,儿童、老年及有过敏史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儿童要依体重年龄调剂量种类,老年要考虑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过敏者避免用致过敏药。
一、抗生素类药物
(一)青霉素类
对于敏感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青霉素类药物可考虑使用。如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青霉素类药物对部分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有抗菌作用,但其使用需根据具体致病菌药敏情况等决定,不过一般来说是针对革兰阳性菌等有一定抗菌活性。但要注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辛等二代头孢菌素常用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对常见的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等情况,儿童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合适剂量范围,但总体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对于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存在中耳黏膜明显肿胀等情况,可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泼尼松等。但需谨慎使用,因为不同年龄人群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和耐受情况不同,儿童使用时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且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等,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者(如严重精神病史等)禁用。
三、其他辅助药物
(一)黏液促排剂
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可促进中耳积液的排出,有助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恢复。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注意剂型等是否合适,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等,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呼吸道黏膜腺体的分泌,使黏液易于排出。
(二)止痛药
当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出现明显耳痛时,可根据情况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考虑患者年龄,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等,避免超量等情况,且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者要谨慎使用。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需尤其谨慎,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药物,同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更要严格把控适应证和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过敏史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导致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