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需综合多因素个体化选择方案,药物治疗有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水肿,注意不同年龄使用要求)和减充血剂(短期缓解鼻塞,长期用有风险,儿童需严控);手术治疗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肥大明显、保守无效者适用,儿童慎做)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恢复快,有基础病者术后需关注);其他治疗有鼻腔冲洗(各年龄可做,儿童注意操作)和激光、微波治疗(可能有并发症,瘢痕体质等慎选,儿童一般不优先),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最大程度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
一、药物治疗
1.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等机制发挥作用,适用于多数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遵循相应的药品说明书要求,儿童使用时要谨慎评估利弊。
2.减充血剂:可短期使用缓解鼻塞症状,如羟甲唑啉滴鼻液等,但其长期使用易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儿童使用减充血剂更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
二、手术治疗
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下鼻甲肥大较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来改善鼻腔通气,但手术需精准操作,避免过度切除导致鼻腔干燥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极其谨慎,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因为儿童鼻腔仍在发育中,过度手术可能影响鼻腔正常功能。
2.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使下鼻甲组织凝固、收缩,从而改善鼻腔通气。相较于传统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术后需更密切关注鼻腔恢复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其他治疗方法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对于各年龄患者均可进行,但儿童冲洗时需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呛咳等情况。一般建议每天进行1-2次鼻腔冲洗,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频率。
2.激光、微波治疗:通过激光或微波的能量作用于下鼻甲,使组织蛋白凝固、缩小,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但该治疗方法可能存在一定并发症,如鼻腔干燥、瘢痕形成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瘢痕体质患者,需谨慎选择,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考虑该治疗方法。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全身状况等因素,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