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单纯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诱因、鼻腔清洗、药物治疗、针对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少数情况的手术治疗来应对。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戒烟;用生理盐水等冲洗鼻腔;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但需谨慎评估。
一、避免诱因
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场景不同,儿童可能在玩耍时接触草地花粉,成年人可能在工作环境接触粉尘螨等,明确并规避相关诱因可减少鼻炎发作。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戒烟可降低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鼻腔黏膜,加重鼻炎症状。
二、鼻腔清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是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不同年龄的人群操作方式略有不同,儿童操作时需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姿势,避免呛咳等情况。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鼻腔环境,缓解鼻炎症状。
三、药物治疗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其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因为儿童鼻腔黏膜较为娇嫩,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影响鼻腔正常发育。
四、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在治疗时更需谨慎,除了上述鼻腔清洗等方法外,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严格遵循医生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制定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对鼻炎的影响,比如保持儿童卧室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等。
成年人:成年人若患有慢性单纯性鼻炎,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因为劳累等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鼻炎症状。
老年人:老年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常患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药物时需密切观察,同时在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鼻腔出血等并发症。
五、手术治疗(少数情况)
一般慢性单纯性鼻炎先采取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采用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非常谨慎,因为手术可能对鼻腔功能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