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的表现和治疗
声带息肉表现为声音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部位而异,儿童易被忽视)、发音疲劳(长期用声职业人群常见)、异物感(易被忽略);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发声休息、药物治疗,药物辅助且单独药物消息肉效果有限)和手术治疗(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为主要方式,儿童手术需谨慎,术后需声音休息和嗓音训练)。
一、声带息肉的表现
1.声音嘶哑:这是声带息肉最主要的表现,其嘶哑程度可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较小的息肉可能仅表现为声音轻度疲劳感,发声易倦;较大的息肉可导致声音明显嘶哑,甚至完全失声。儿童声带息肉引起的声音嘶哑可能更易被忽视,因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仅表现为说话时音调改变、发音不清等。对于有长期用声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若出现声音嘶哑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声带息肉可能。
2.发音疲劳:患者发声较费力,容易出现发音疲劳,比如长时间说话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在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声职业人群中,此类表现更为常见,他们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用声,声带息肉会进一步加重发声时的负担。
3.异物感:部分患者可感觉喉咙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异物感程度相对较轻,容易被忽略。对于有咽喉部不适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人群,也应考虑声带息肉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二、声带息肉的治疗
1.保守治疗:
发声休息:让声带得到充分休息是保守治疗的重要措施。尤其对于因用声过度引起的声带息肉,严格禁声一段时间往往能使较小的息肉有所缩小甚至消失。比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在发现声带息肉后应立即减少用声,让声带充分休息。儿童声带息肉也可通过适当控制发声来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声带尚在发育中,过度用声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促进息肉的消退。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单独依靠药物消除息肉的效果有限。对于存在咽喉部炎症等情况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局部炎症环境,为声带恢复创造条件。
2.手术治疗: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声带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支撑喉镜将声带暴露,用手术器械将息肉切除。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对于较大的声带息肉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息肉,手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声带息肉的大小、部位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操作方式,以减少对儿童声带发育的影响。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声音休息,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嗓音训练等,促进声带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