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与治疗
小孩腺样体肥大有局部症状(耳部、鼻部)和全身症状(生长发育迟缓、营养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治疗分保守治疗(药物、鼻腔冲洗)和手术治疗(有指征时,术后注意护理等),儿童特殊需谨慎,要关注生长发育等并调整生活方式
一、小孩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1.局部症状: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儿童咽鼓管较短、宽且直,腺样体肥大对其影响相对更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耳部不适表现出抓耳、烦躁等。
鼻部症状:常表现为鼻塞,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通气不畅,长期鼻塞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呼吸,进而影响面容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同时,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咳嗽等症状。
2.全身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长期鼻塞、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儿童夜间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受影响,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
营养发育不良:因呼吸不畅,儿童可能在睡眠中频繁觉醒,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出现消瘦、贫血等营养发育不良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夜间睡眠缺氧,大脑慢性缺氧可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问题。
二、小孩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可先尝试药物治疗。如存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黏膜炎症、肿胀,缓解鼻塞等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及可能的副作用。
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呛咳。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引起严重的耳部、鼻部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腺样体面容、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为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术后可能会有咽部疼痛,饮食上应给予温凉、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腺样体肥大的治疗需格外谨慎。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对于手术治疗的儿童,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加强护理,确保儿童顺利康复。同时,家长要注意儿童的生活方式调整,如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以促进儿童整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