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和痔疮的区别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病因主要是肛腺阻塞感染,表现为肛周持续性疼痛、红肿、有硬结压痛,脓肿形成有波动感,可伴全身症状,检查靠肛门指诊、超声,治疗需手术切开引流;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肿大,病因与久坐等有关,分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便血、脱出,外痔肛门不适等,检查靠肛门视诊、肛门镜,无症状无需治,有症状非手术为主,严重才手术。
一、定义与病因方面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主要病因是肛腺阻塞感染,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一些,常因久坐、不注意肛周卫生、腹泻或便秘等生活方式因素诱发。
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其病因包括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各种年龄层人群均可发病,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更易发病。
二、临床表现方面
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周持续性疼痛,病变处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疼痛特点为逐渐加重,活动或排便时疼痛加剧。不同部位的肛周脓肿有不同表现,如肛门周围脓肿主要是肛门周围持续跳动性疼痛;坐骨直肠窝脓肿全身症状较明显,有发热、乏力等,局部表现为患侧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等。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时,可伴有剧痛。混合痔则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还可出现疼痛、水肿、坏死等情况。
三、检查方法方面
肛周脓肿:医生通过肛门指诊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甚至有波动感。超声检查可帮助发现脓腔的位置和大小等情况。
痔疮:肛门直肠指诊一般不能发现痔疮,但可排除其他直肠疾病。肛门视诊可观察到痔块的大小、部位等,对于内痔,肛门镜检查可清晰看到直肠黏膜下痔核的情况。
四、治疗原则方面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引流,如单纯切开引流术、一次性根治术等。手术目的是排出脓液,防止感染扩散。
痔疮:治疗原则是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坐浴、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等)、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等。只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