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及肛乳头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肛窦炎及肛乳头炎由细菌感染、局部损伤、肛窦解剖特点引起,细菌感染包括肠道细菌定植(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慢性病、营养不良、儿童菌群失调易致)和粪便残留(便秘、腹泻、老年人肠道蠕动减退易致);局部损伤有异物损伤(肛门镜检查器械、经期卫生用品等致伤)和不良排便习惯(过度用力、长期重体力劳动、青少年分散注意力用力等致伤);肛窦呈袋状开口向上,粪便细菌易侵入不易排出致易感染,不同年龄段人群因身体状况不同感染几率表现有差异。
一、肛窦炎及肛乳头炎的病因
肛窦炎及肛乳头炎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细菌感染:
肠道细菌定植: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侵入肛窦。例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的人群,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发生细菌对肛窦的侵袭。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增加细菌感染肛窦的风险,因为儿童的肠道免疫功能相对尚未完全成熟,肠道菌群平衡容易被打破。
粪便残留: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若粪便残留于肛窦内,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良好的培养基。例如,一些人存在排便习惯不良的情况,如长期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干结的粪便容易堵塞肛窦,导致粪便残留;而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使少量粪便进入肛窦。对于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粪便残留肛窦的情况,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抵抗力相对较低,细菌感染的机会相应增加。
局部损伤:
异物损伤:如硬的粪便、肛门镜检查时的器械损伤等,都可能导致肛窦及肛乳头的损伤。进行肛门镜检查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器械可能会擦伤肛窦和肛乳头组织,从而使细菌容易侵入。对于女性患者,在经期时,卫生用品的摩擦等也可能对肛门局部造成一定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不良排便习惯:过度用力排便会使肛窦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导致肛窦损伤。长期用力排便还可能引起肛窦周围组织的慢性损伤,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腹压经常处于较高状态,排便时用力,更容易损伤肛窦。青少年如果存在排便时看书、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情况,可能会不自觉地过度用力排便,进而损伤肛窦。
肛窦的解剖特点:肛窦呈袋状,开口向上,粪便及细菌容易侵入肛窦而不易排出,这就使得肛窦成为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无论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肛窦的这种解剖结构特点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同年龄段人群由于身体状况不同,感染发生的几率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的肛窦相对较浅,但由于其肠道免疫等功能的特点,感染后可能发展较快;老年人的肛窦周围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化,也会影响肛窦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