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症状
腰椎结核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脊柱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窦道形成,还可能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儿童患者各症状表现可能更复杂且影响更大。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有午后低热表现,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儿童患者可能发热表现更明显,且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发热情况可能相对复杂,需密切关注。长期慢性病程的患者可能会有消瘦、乏力、盗汗等表现,消瘦是因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能量消耗大于摄入;乏力与长期疾病消耗、毒素吸收等有关;盗汗则是结核中毒症状的一种,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醒后汗止。
2.体重下降:由于结核杆菌感染消耗机体能量,患者进食量可能因局部病变引起的不适等因素减少,同时机体代谢处于异常状态,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对于儿童患者,体重不增甚至下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支持等问题。
二、局部症状
1.疼痛
腰部疼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局部症状之一,早期疼痛较轻,多为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可向臀部或下肢放射,这是因为结核病变刺激周围神经,或者病变组织压迫神经根所致。在行走、劳累或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会加剧。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疼痛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腰部等。
脊柱活动受限:患者由于腰部疼痛和病变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会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的情况,表现为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这是机体为了减轻疼痛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长期脊柱活动受限可能会导致脊柱畸形等并发症。
2.脊柱畸形:随着病情发展,腰椎结核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常见的有后凸畸形。这是因为椎体被结核杆菌破坏后,椎体强度降低,在身体重量和肌肉拉力等作用下发生变形。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对其影响更大,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等重要脏器的发育和功能。
3.窦道形成:病情严重时,病变部位可能穿破皮肤形成窦道,窦道内会有稀薄脓液流出,有时还可伴有干酪样物质排出。窦道长期不愈合容易继发感染,加重病情,而且感染可能扩散到周围组织,导致更复杂的病变。
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如果腰椎结核病变侵犯椎管内组织,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患者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肌力下降等;压迫脊髓严重时可能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儿童患者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时,由于其神经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延误治疗,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对于儿童腰椎结核患者要更加警惕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