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如何抢救
低血糖时首先要立即脱离环境并判断意识状态,意识清则给含糖食品,不清则静脉补葡萄糖并持续监测血糖,之后查找原因针对处理,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降糖药等致低血糖,非糖尿病者有其他病因,还需对不同人群(老年、儿童等)采取相应后续措施及告知患者自救方法等。
一、立即脱离低血糖环境并判断意识状态
1.脱离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温暖且通风良好的场所,让患者平卧,解开衣领等束缚部位,以保证呼吸通畅。对于有自主活动能力但已出现低血糖相关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停止可能导致低血糖进一步加重的活动,如过量运动等。
2.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唤,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若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可立即给予含糖食品或饮料,如口服15-20g碳水化合物(相当于葡萄糖片3-5片、含糖饮料150-200ml)。若患者意识不清,则需进行下一步急救操作。
二、紧急处理(意识不清时)
1.补充葡萄糖:立即采取静脉途径补充葡萄糖。对于成人,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ml;对于儿童,按每公斤体重给予0.5-1g/kg的5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静脉补充葡萄糖能快速升高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状态。
2.持续监测血糖:在急救过程中及急救后,需持续监测血糖,可使用血糖仪频繁检测,以了解血糖回升情况及是否有血糖再次下降的可能。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血糖调节机制异常,更需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三、查找低血糖原因并进行后续处理
1.查找原因: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积极查找低血糖的原因。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等)、饮食与运动不协调等原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细胞瘤等)、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例如,胰岛细胞瘤患者由于肿瘤持续分泌胰岛素,会反复出现低血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因对血糖的调节和代谢能力下降,也易发生低血糖。
2.针对病因处理:如果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导致,需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方案;如果是内分泌疾病引起,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等治疗;如果是肝肾功能不全导致,需针对肝肾功能不全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保护肝功能、改善肾功能等。同时,对于有低血糖病史的患者,应告知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能及时自救。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各器官功能衰退,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更差,在查找原因和后续处理中更要谨慎细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因低血糖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损伤等。对于儿童患者,除了考虑常见病因外,还需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用药和操作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