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有局部症状(耳部、鼻部、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体格检查可见口咽部及颈部情况,影像学检查有鼻咽侧位X线片、鼻咽部CT、MRI等,儿童是高发人群,青少年及成人也可能发病,需结合情况综合判断。
一、症状表现排查
1.局部症状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需考虑腺样体肥大的可能,因为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平,更容易因腺样体问题影响咽鼓管功能。
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张口呼吸等症状。长期张口呼吸可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多见于儿童长期腺样体肥大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
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咳嗽、咳痰,还可并发气管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就诊时被发现腺样体肥大。
2.全身症状:因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造成身体缺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此外,还可能出现夜间睡眠打鼾、磨牙、遗尿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
1.口咽部检查: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粉红色、质软的块状物,堵塞后鼻孔。儿童患者可通过压舌板检查,观察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及堵塞的程度。
2.颈部触诊:触诊颈部时,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因腺样体肥大常伴有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三、影像学检查
1.鼻咽侧位X线片:可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0.6为腺样体肥大。例如,在儿童鼻咽侧位X线片中,正常情况下该比值小于0.6,当比值达到或超过0.6时,提示腺样体肥大可能。
2.鼻咽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准确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以及肥大的程度。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如怀疑有腺样体恶变等,CT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3.鼻咽部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更好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关系,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的诊断,如与鼻咽部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是腺样体肥大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的腺样体在6-7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所以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鼻部、耳部、呼吸等情况,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腺样体肥大。如果儿童出现长期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青少年及成人:青少年及成人也可能发生腺样体肥大,但相对儿童较少见。成人发生腺样体肥大时,除了关注局部症状外,还需考虑是否合并其他鼻部、咽喉部疾病,在进行检查和诊断时要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