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多自愈、对症用退热等药)、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或影响呼吸吞咽时,静止期2-3周后手术),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遵儿科用药,有基础病小儿治疗需谨慎评估药物对基础病影响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小儿患扁桃体炎时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有助于缓解不适。这是因为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合理的饮食能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而多饮水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毒素。
2.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尤其是在进食后及时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滋生细菌,加重扁桃体炎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协助进行口腔清洁。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扁桃体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细菌感染时扁桃体会出现红肿、化脓等炎症表现,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控制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可自愈,无需特殊使用抗病毒药物,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对症治疗药物:若小儿有发热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当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若有咽痛明显的情况,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清咽利喉作用的药物缓解症状。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小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在5-7次及以上,或者已经影响到呼吸、吞咽功能,如出现睡眠打鼾、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情况,经过评估后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一般来说,扁桃体反复发炎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慢性缺氧,影响智力发育等,此时手术切除扁桃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手术时机:手术通常选择在扁桃体炎静止期进行,一般建议在炎症消退后2-3周进行手术,这样可以减少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手术前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小儿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患扁桃体炎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其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不适,家长更要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剂量和禁忌,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幼儿的药物。
2.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果小儿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治疗扁桃体炎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充分评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