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犯了脱肛怎么办
痔疮犯了出现脱肛时,要及时复位,手法复位需轻柔,儿童家长难复位要及时就医;复位后用温水清洁肛门周围并保持干燥;要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久坐久站;若脱肛频繁发作等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采取药物、注射、手术等治疗,儿童优先保守治疗,严重才考虑有创治疗,需采取相应个性化应对措施。
一、及时复位
1.手法复位:首先要尽快进行复位,可采取侧卧或蹲位,然后用手轻轻将脱出的痔核推回肛门内。对于能自行回纳的轻度脱肛,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脱出导致嵌顿。在复位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尤其是儿童,因其肛门周围组织相对脆弱,更需小心。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若无法自行完成复位,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二、局部清洁与护理
1.清洁方式:复位后要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以37℃-40℃为宜。对于儿童,要选择柔软的毛巾或棉球轻轻擦拭,避免擦伤皮肤。清洗频率可根据排便情况而定,若排便后应及时清洗。
2.保持干燥:清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吸干水分,保持肛门局部干燥。可以适当暴露肛门部位,但要注意避免着凉。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尿布的选择,尽量使用透气性好的尿布,并及时更换,保持臀部干燥。
三、改善生活习惯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和全谷类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防便秘或腹泻加重脱肛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食调整需有所差异。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挑食;成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例如,儿童可将蔬菜做成辅食或有趣的造型以增加其食用兴趣,成年人则应减少夜宵等不良饮食习惯。
2.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上班族等长时间久坐的人群,每隔1-2小时应起身走动5-10分钟;对于老年人,也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
四、就医评估与进一步治疗
1.及时就医:如果脱肛频繁发作、复位困难或伴有剧烈疼痛、出血较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等,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儿童脱肛,家长更应重视,因为儿童脱肛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但如果长期不愈或情况加重,需及时干预。
2.可能的治疗措施: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对于儿童,会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方法,如上述的复位、清洁护理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会谨慎考虑手术等有创治疗。
总之,当痔疮犯了出现脱肛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复位、清洁护理、改善生活习惯等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