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怎么分型
髌骨骨折可根据骨折线形态分为横形骨折(常见、骨折线横向、移位较明显)、纵形骨折(较少见、骨折线纵向、骨折块小)、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碎裂成3块及以上、高能量损伤致、老年易因骨质疏松发生);还可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AO分型)分为无移位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可保守治疗)、部分移位骨折(骨折块部分移位、视情况定治疗)、完全移位骨折(骨折块完全移位、多需手术治疗且不同年龄手术方式有别)
一、根据骨折线形态分型
1.横形骨折:
是较为常见的类型,骨折线呈横向走行。多因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股四头肌突然收缩,使得髌骨受牵拉而发生横断骨折。这种骨折通常移位较明显,骨折端多为横切状态,在X线等影像学检查下可清晰看到横向的骨折线。从力学角度分析,当股四头肌收缩产生的力量作用于髌骨时,由于力的传导方向,容易导致横形骨折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韧性等特点,横形骨折的发生机制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儿童骨骼愈合能力相对较强。
2.纵形骨折:
骨折线呈纵向走行。较少见,多是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髌骨一侧,导致纵向的骨折。在影像学上可见纵向的骨折线,骨折块相对较小。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纵形骨折的发生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相对较轻的外力作用,但由于骨骼结构特点也可能出现纵形骨折,而成人则可能因较局限的直接外力导致。
3.粉碎性骨折:
骨折块碎裂成3块及以上。常见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情况。强大的外力作用于髌骨,使其遭受严重的破坏,导致髌骨碎裂成多个骨折块。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髌骨有多个不规则的骨折碎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更容易在相对较小的外力下发生粉碎性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使骨骼的强度降低,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
二、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分型(AO分型)
1.A型:无移位骨折
骨折无明显移位,骨折线相对整齐,髌骨的连续性基本保持,只是有轻度的裂纹或不完全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相对稳定,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无移位骨折的治疗方式基本相似,但儿童由于生长潜力大,愈合后功能恢复可能更好。
2.B型:部分移位骨折
骨折块有部分移位,但未完全分离。骨折端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在治疗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对于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手术治疗以恢复髌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而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不允许较大手术,可能会考虑保守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3.C型:完全移位骨折
骨折块完全分离,移位明显。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完全被破坏,骨折端完全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这种类型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髌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手术时需要考虑骨骼的生长发育,选择对骨骼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法;老年患者则要考虑身体的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