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鼻炎会引起鼻出血吗
儿童慢性鼻炎可能引起鼻出血,其机制包括炎症刺激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增加、鼻黏膜干燥变脆弱;鼻出血特点为出血量少、多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还可能致儿童贫血等;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抠鼻、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预防,鼻出血时要让儿童安静、前倾头部、捏鼻翼止血,不止或量大及时送医。
一、儿童慢性鼻炎引起鼻出血的机制
1.炎症刺激
儿童慢性鼻炎时,鼻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会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例如,炎症因子会使鼻黏膜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的调节功能紊乱。研究表明,慢性鼻炎患儿鼻黏膜中炎症相关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这些因子会影响血管的稳定性。长期的炎症刺激还会使鼻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功能障碍,进一步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血。
2.鼻黏膜干燥
慢性鼻炎患儿的鼻黏膜分泌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导致鼻黏膜干燥。干燥的鼻黏膜会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比如,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者患儿本身存在水分摄入不足等情况时,鼻黏膜干燥的情况会更加明显。而且,慢性鼻炎患儿可能会因为鼻塞等症状而经常用手抠鼻,这也会加重鼻黏膜的损伤,增加鼻出血的发生风险。
二、儿童慢性鼻炎鼻出血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1.鼻出血特点
儿童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多为涕中带血或者少量的滴血。出血部位通常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因为这个区域血管丰富且黏膜较薄。
2.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频繁的鼻出血可能会导致儿童贫血等问题,尤其是长期慢性失血的情况下。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本身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可能会掩盖病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的复杂性。
三、儿童慢性鼻炎鼻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1.预防措施
保持鼻腔湿润: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者滴鼻剂来保持鼻黏膜的湿润。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同时,要让儿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
避免抠鼻:家长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抠鼻。如果儿童有鼻塞等不适,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缓解,如轻轻按摩鼻翼等。
积极治疗慢性鼻炎: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根据慢性鼻炎的类型(如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等)进行规范治疗。例如,对于变应性鼻炎患儿,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等。
2.鼻出血处理
当儿童发生鼻出血时,首先要让儿童保持安静,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可以用手指轻轻捏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一般压迫5-10分钟多可止血。如果出血不止或者出血量较大,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处理,医生可能会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如使用麻黄碱棉片收缩血管等。
对于儿童慢性鼻炎引起鼻出血的情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鼻腔情况和全身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