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区别是什么
急性咽炎与慢性咽炎在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病程及转归、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急性咽炎起病急、病程短,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可致,对症或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病程长、症状顽固,局部或全身因素引发,需消除病因、局部缓解症状。
一、定义与病因差异
1.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急性鼻炎。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见,此外,受凉、疲劳、长期接触化学性气体等因素易诱发。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中过度用声、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更易罹患。
2.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顽固。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及分泌物刺激、长期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均可引发。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受其困扰,不良生活方式持续作用是重要诱因,有鼻部、呼吸道慢性疾病史者发病风险较高。
二、症状表现区别
1.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时明显,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如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儿童患者可能因咽痛而拒食,需密切关注其饮食和精神状态。
2.慢性咽炎:症状多样且持续时间长,主要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需频繁清嗓,可伴有轻微疼痛,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色泽暗红,咽后壁可见散在淋巴滤泡,可有黏稠分泌物附着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咽部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症状相对不典型。
三、病程及转归不同
1.急性咽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经及时适当治疗,数天至1-2周可痊愈。若治疗不彻底或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能转为慢性咽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干预以防止发展为慢性。
2.慢性咽炎: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一般较难彻底治愈,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患者不适。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病情控制相对更需综合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四、治疗原则有别
1.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注意休息等,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清洁口腔;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遵医嘱)。儿童患者用药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方式缓解症状。
2.慢性咽炎:主要是消除病因,如治疗鼻部、呼吸道慢性疾病,避免烟酒刺激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治疗。中老年患者在治疗时要兼顾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