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耳部疾病,由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有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表现,可通过症状和耳部检查诊断,治疗有非药物干预(缓解疼痛、观察等待)和药物治疗,家庭护理要监测体温、耳部清洁、生活护理,宝宝因年龄小、有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需特别注意,治疗护理要谨慎且结合病史等制定方案,避免不良环境和用力擤鼻等。
一、急性中耳炎的定义及常见表现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耳部疾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宝宝患急性中耳炎时常见表现有耳痛,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尤其在吃奶、睡觉等情况下加重;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还可能有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
二、急性中耳炎的诊断依据
(一)症状表现
医生会根据宝宝出现的上述耳痛、发热等典型症状初步怀疑急性中耳炎。
(二)耳部检查
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出,早期鼓膜可能呈弥漫性充血,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鼓膜穿孔,有脓液流出等表现。
三、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缓解疼痛:对于耳痛明显的宝宝,可采取合适的姿势让宝宝舒适,如将头部适当抬高,有助于减轻耳部压力带来的疼痛。
2.观察等待:部分轻度的急性中耳炎有自愈倾向,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观察,密切监测体温、耳部症状等变化,但要注意观察时间不宜过长,需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
(二)药物治疗
若病情需要使用药物,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因为要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且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等。
四、宝宝患急性中耳炎的家庭护理要点
(一)体温监测
密切监测宝宝体温,若体温超过38.5℃且宝宝有不适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适当物理降温或使用合适的退热措施,但要避免不恰当的退热处理。
(二)耳部护理
保持耳部清洁,若有耳道流脓情况,可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擦拭,但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耳部。
(三)生活护理
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饮食上要给宝宝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对抗疾病。
五、特殊人群(宝宝)的注意事项及原因
(一)年龄因素
宝宝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更加谨慎。例如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要求,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或不恰当的剂量,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病史因素
如果宝宝有以往耳部疾病史或过敏史等,在诊断和治疗急性中耳炎时要特别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考虑制定更合适的诊疗方案,避免因病史因素导致治疗不当。
(三)生活方式因素
要注意避免宝宝处于嘈杂、污染等不良环境中,减少对耳部的不良刺激。同时要避免宝宝用力擤鼻等可能会加重耳部症状的行为,因为用力擤鼻可能会使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加重中耳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