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多方面注意,急性期严格限蛋白(首日禁食蛋白,给葡萄糖供能),缓解期渐增植物蛋白;保证能量供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用植物油;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注意钾钠平衡;儿童、老年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饮食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限制蛋白质摄入
1.急性期限制:肝性脑病急性期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研究表明,肝性脑病患者由于肝脏对氨等毒性物质的代谢能力下降,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等会加重脑病症状。一般急性期首日应禁食蛋白质,给予葡萄糖保证能量供应,每日供给热量约5020-6700kJ(1200-1600kcal)。
2.缓解期调整: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也少。开始可每日给予植物蛋白20g,之后每3-5天增加10g,逐渐达到每日40-50g。
二、保证能量供应
1.碳水化合物为主:应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且在肠道中分解为葡萄糖,能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减少氨的产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60%以上,约300-400g。
2.适量脂肪:脂肪摄入不宜过高,每日约40-50g,以植物油为主,如橄榄油等,其易于消化,且不会加重肝脏负担。
三、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1.维生素: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尤其是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维生素K与凝血功能有关。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如每日保证500g以上的新鲜蔬菜摄入,水果可根据情况适量食用,一般1-2个中等大小的水果。
2.矿物质:注意钾、钠等矿物质的平衡。对于伴有腹水的肝性脑病患者,要控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2g;而对于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电解质情况调整。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肝性脑病:儿童肝性脑病患者在饮食上需更加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量和营养需求有其特殊性。蛋白质摄入应在保证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供应要满足儿童的生长能量需求,同时要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合理补充,且食物的选择要易于消化吸收,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老年肝性脑病患者: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在饮食调整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保证易消化。蛋白质的摄入更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精确调整,避免因蛋白质摄入不当加重脑病或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电解质变化,因为老年人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较差,钠、钾等矿物质的摄入调整要更加精细。
3.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肝性脑病患者: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在保证能量供应的碳水化合物选择上要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等,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脑病病情;若合并高血压,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遵循低钠饮食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