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颈湿疣
宫颈湿疣由低危型HPV感染致宫颈疣状病变,性传播等为感染途径,有相应临床表现,通过妇科检查等诊断,有多种治疗方法,孕妇等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可通过安全性行为、接种疫苗、定期检查预防。
一、定义
宫颈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发生在宫颈部位的疣状病变,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常与宫颈湿疣的发生相关。
二、病因及感染途径
病因:主要病因是感染低危型HPV,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从而引起病变。
感染途径
性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患有宫颈湿疣或携带HPV的性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容易被感染。
母婴传播:分娩时,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能会被感染,引发喉部乳头瘤病等。
间接接触传播:少数情况下,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浴盆等也可能被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三、临床表现
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
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肉眼可见宫颈部位有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外观。
好发人群:性生活活跃的中青年女性较为常见,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四、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部位的病变形态,初步怀疑宫颈湿疣。
HPV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宫颈标本中的HPVDNA,明确是否存在HPV感染及具体亚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是确诊宫颈湿疣的金标准,可明确病变是否为湿疣以及有无恶变等情况。
五、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治疗: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术切除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变程度等因素由医生选择。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方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感染宫颈湿疣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孕周等因素,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且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宫颈湿疣时需要更加关注血糖等基础指标的控制,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需与基础疾病的治疗进行协调管理。
六、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减少宫颈湿疣的发生几率。
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措施,适龄女性可以通过接种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来预防相关亚型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湿疣及相关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妇科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