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尿潜血是怎么回事
长期尿潜血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肾小球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IgA肾病、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Alport综合征)和非肾小球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胡桃夹综合征),发现长期尿潜血需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情况,如儿童注意遗传性疾病、女性排除月经干扰、老年重点排查肿瘤等。
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是导致成人长期尿潜血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关,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或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伴有蛋白尿。研究显示,IgA肾病患者中约40%-45%会出现长期尿潜血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IgA肾病患者,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相对预后较好,成人患者若伴有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等情况,病情进展风险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对尿潜血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需要注意避开月经周期进行复查。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Alpor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与编码胶原蛋白Ⅳ的基因突变有关,除了长期尿潜血外,还可伴有听力障碍、眼部病变等,多见于男性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儿童期即可出现尿潜血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逐渐减退。
非肾小球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细菌感染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现红细胞渗出,引起尿潜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由于尿道短宽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在感染发作期会出现尿潜血,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尿潜血情况可能改善,但如果感染反复发作,也可能导致长期尿潜血。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起出血导致尿潜血。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泌尿系统结石,男性相对多见一些,结石引起的尿潜血程度与结石的大小、活动度等有关,较小的结石可能仅引起镜下血尿,较大的结石或活动度大的结石容易导致明显的血尿,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肾绞痛等症状。
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容易发生坏死、破溃,从而引起尿潜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膀胱癌的风险相对高于女性,肾癌则男性略多于女性,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尿潜血,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或全身症状,如膀胱癌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肾癌可出现腰痛、腹部肿块等。
胡桃夹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由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过小,压迫左肾静脉,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尿潜血,常为体位性血尿,即站立或行走时尿潜血加重,平卧时减轻。
当发现长期尿潜血时,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CT、肾活检等,以明确病因,并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遗传性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等检查;对于女性患者,要排除月经等因素对尿潜血检测的干扰;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排查泌尿系统肿瘤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