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如何治疗
骶骨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无移位等情况,包括卧床、止痛、康复锻炼;手术用于骨折移位明显等,有复位内固定术、神经减压术。康复期要定期复查、功能锻炼,老年和儿童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骶骨骨折,尤其是稳定性骨折。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比如一些老年患者,本身有严重的心肺疾病,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就适合非手术治疗。
2.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在此期间要避免坐位等可能加重骨折移位的姿势。卧床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
止痛治疗:可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比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止痛药物时要谨慎评估。
康复锻炼:在卧床期间,要指导患者进行四肢的主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进行下肢的直腿抬高运动,每天多次,每次进行一定次数,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力量的维持。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骨折移位明显:如骶骨骨折导致神经受压症状,出现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情况,需要手术复位解除神经压迫。
开放性骶骨骨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手术清创,修复受损组织。
伴有骨盆不稳定的骶骨骨折:骨盆不稳定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需要手术复位固定以恢复骨盆的稳定性。
2.手术方法
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移位的骶骨骨折块复位,然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手术过程中要精确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神经减压术: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受压时,需要进行神经减压术,切开受压部位的组织,解除神经的压迫,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对神经造成二次损伤。
三、康复期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在治疗后的康复期,要定期进行X线或CT等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2.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要逐步进行骶尾部及下肢的功能锻炼。例如,进行仰卧位挺腹、坐位臀部抬高等锻炼,以增强腰部和臀部的肌肉力量,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和下肢的功能。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相对较严重,骨折愈合时间可能较长,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情况,在康复锻炼时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锻炼强度。
儿童患者:儿童骶骨骨折相对较少见,但治疗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儿童骨骼生长发育快,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固定影响骨骼发育。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锻炼方式要适合儿童的身体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