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反流性咽喉炎是什么病
胃酸反流性咽喉炎是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黏膜引发症状和病理改变的疾病,发病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有关,有咽喉部及其他伴随症状,可通过症状评估、喉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预防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积极治疗胃部基础疾病等。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起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作用。当各种原因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时,胃酸等胃内容物就会反流至咽喉。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长期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咽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咽喉部出现充血、水肿、增生等病理改变。例如,一些肥胖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腔压力增高,更容易出现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从而增加胃酸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等成分会损伤咽喉部黏膜的防御功能,也会促进胃酸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生。
临床表现
咽喉部症状:常见的有咽喉异物感,患者总感觉咽喉部有东西堵着;声音嘶哑,由于咽喉黏膜受到刺激,声带可能出现水肿等情况,影响发声;咽喉疼痛,部分患者会感到咽喉部有刺痛或灼痛等不适;咳嗽,尤其是在平躺时,反流的胃酸刺激咽喉部更容易引发咳嗽,而且这种咳嗽往往比较顽固,常规止咳药物效果不佳。
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胃部症状,仅表现为咽喉部的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胃酸反流性咽喉炎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导致食欲下降,因为咽喉部的不适会使儿童在吞咽时感到疼痛,从而抗拒进食。
诊断方法
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咽喉部的不适表现、是否有反酸烧心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等。
喉镜检查:通过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的情况,看是否存在充血、水肿、增生、声带小结或息肉等病变,这对于诊断胃酸反流性咽喉炎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见咽喉部黏膜呈慢性充血状态,声带可能有水肿等表现。
24小时食管pH监测:这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在食管内放置pH电极,监测24小时内食管内pH值的变化,了解是否存在胃酸反流的情况,从而辅助诊断胃酸反流性咽喉炎。
治疗与预防
治疗:一般首先采取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抬高床头,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酸反流;避免进食过饱,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诱发胃酸反流。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等,来抑制胃酸分泌。
预防:对于肥胖人群,应适当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降低腹腔压力,减少胃酸反流的风险;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对于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几率。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过度进食,尤其是在睡前,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咽喉部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胃酸反流性咽喉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