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咽炎怎么办
急性鼻咽炎一般处理原则包括注意休息、多饮水;症状缓解非药物措施有鼻腔护理和保持室内适宜环境;感染相关处理中病毒感染多对症处理,免疫低下者视情况用抗病毒药,怀疑细菌感染用抗生素需严格指征;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和轻柔操作,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或遵医嘱用安全药
一、急性鼻咽炎的一般处理原则
急性鼻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感染或支原体等病原体导致。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年龄较小的儿童更需保证良好的休息环境,以利于病情缓解。同时要多饮水,保持鼻咽喉部黏膜湿润,不同年龄的人群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则按体重适当调整,比如每千克体重每天补充水分40-60毫升。
二、症状缓解的非药物措施
1.鼻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够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对于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鼻腔冲洗器,控制好冲洗压力和速度,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鼻腔黏膜。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鼻腔清理操作。
2.保持室内适宜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缓解鼻咽喉部不适。如果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温度湿度的感受略有差异,例如老年人可能对温度变化更敏感,要适当调整室内环境以保证舒适度。
三、感染相关处理
1.病毒感染:大多数急性鼻咽炎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若出现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加重等情况,需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当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如出现流脓涕、高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例如儿童急性鼻咽炎若考虑细菌感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且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等需谨慎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鼻咽炎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情况、体温变化等。儿童鼻腔较狭窄,鼻黏膜柔嫩,鼻腔分泌物堵塞易导致呼吸困难,所以要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缓解症状的药物剂型,如儿童专用的滴鼻液、糖浆等。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急性鼻咽炎时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关注体温变化,老年人低热时可能症状不典型,要及时监测体温。在进行鼻腔护理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老年人脆弱的鼻黏膜。
3.孕妇:孕妇患急性鼻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如鼻腔冲洗等。若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