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综合征,多发生于Graves病患者,发病与甲状腺激素大量入血及机体耐受性下降有关,有高热、心血管等多系统表现,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降甲状腺激素浓度、抑制释放、降低反应及对症支持,需积极规范治疗甲亢并避免诱因预防
一、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甲状腺激素大量进入循环。可能是由于应激状态下,甲状腺激素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入血,如感染、手术、创伤等诱因作用下,甲状腺滤泡被破坏,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
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耐受性下降。在甲亢未得到良好控制的基础上,机体各组织对过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发生改变,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加剧。
二、临床表现
1.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呈持续高热状态,这是甲状腺危象的突出表现之一,与甲状腺激素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密切相关。
2.心血管系统表现:患者常出现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40次/分以上,可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可明显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血管系统基础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甲状腺危象时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可能会对其生命造成更严重威胁。
3.消化系统表现: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减弱,甲状腺危象时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其营养不良等问题。
4.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嗜睡甚至昏迷等表现。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甲状腺危象时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对其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三、诊断依据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尤其是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降低。病史方面,有甲亢病史且未规范治疗或有明显诱因的患者更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四、治疗原则
1.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等,其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可选用碘剂,如复方碘溶液等。
3.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
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法)、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需格外注意液体量的补充和电解质的平衡,因为儿童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避免因治疗导致脏器功能进一步损伤。
五、预防措施
1.对于甲亢患者应积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感染、手术、创伤等。在面临可能的诱因时,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对于有甲亢病史的特殊人群,如老年甲亢患者或儿童甲亢患者,更要加强防护,因为这类人群抵抗力或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诱因影响而发生甲状腺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