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咽喉炎的注意事项
小儿急性咽喉炎需从多方面护理,要观察体温、呼吸等病情变化,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与充足水分,管理好生活环境湿度和通风,做好口腔护理,婴幼儿和过敏体质小儿有特殊注意事项,还要避免交叉感染。
一、观察病情变化
1.体温监测:小儿急性咽喉炎可能伴有发热,需密切监测体温。不同年龄段小儿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如3个月-3岁小儿腋温正常范围为36-37.2℃,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不退,需及时就医评估,因为持续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尤其对于6月龄-5岁儿童,高热惊厥风险相对较高。
2.呼吸情况:留意小儿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困难表现,如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小儿急性咽喉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喉部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影响呼吸功能,婴儿呼吸频率正常为30-40次/分钟,幼儿为25-30次/分钟,若呼吸频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且伴有上述异常表现,需立即处理。
二、饮食护理
1.食物选择: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过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部,加重炎症反应。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2.水分摄入:鼓励小儿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有助于减轻咽喉部不适。充足的水分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每天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可根据小儿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一般婴幼儿每天需摄入1000-1400ml液体,学龄前儿童1600-2000ml左右。
三、生活环境管理
1.空气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湿度以50%-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咽喉炎症状。例如,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和霉菌。
2.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小儿直接吹风,防止受凉。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有利于小儿康复。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四、口腔护理
1.清洁方法: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小儿,可指导其使用淡盐水漱口,每天3-4次,以清洁口腔,减轻咽喉部炎症。对于婴幼儿,家长可在喂奶后或睡前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生感染咽喉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哭闹不止、拒食等,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2.过敏体质小儿:若小儿对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过敏,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就医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小儿的过敏史,防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六、避免交叉感染
1.隔离措施:小儿急性咽喉炎具有一定传染性,在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家庭成员中有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要注意与小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加重小儿咽喉炎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