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及肛乳头炎是什么
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肛乳头炎是肛乳头因刺激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病变,两者关系密切。发病与感染、局部损伤、解剖因素有关。肛窦炎有坠胀、灼痛等表现,肛乳头炎急性期疼痛、乳头可脱出等。诊断靠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坐浴、局部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和手术(病情重保守无效时)。
一、肛窦炎及肛乳头炎的定义
肛窦炎是指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肛乳头炎是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炎性病变,两者常可相互影响,关系密切。
二、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多因粪便、细菌等堵塞肛窦,引发感染。例如,长期便秘患者,干结的粪便容易嵌入肛窦,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进而引发炎症;腹泻时,肠道内的细菌也可能容易进入肛窦引起感染。
局部损伤:肛门部位的外伤,如异物损伤、粗暴的肛门检查等,可能损伤肛窦及肛乳头,从而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这些局部损伤因素发病,年轻人可能因运动等导致的意外损伤,老年人可能因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等因素更易受损伤影响。
解剖因素:肛窦呈袋状,开口向上,粪便容易积存于肛窦内,且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一旦肛窦感染,容易蔓延至肛腺,引起肛腺炎,进而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
肛窦炎:主要表现为肛门部坠胀感,排便时因粪便刺激发炎的肛窦,可出现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及尾骨部,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少量黏液或鲜血排出,黏液可从肛门流出污染内裤。不同性别发病后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盆腔充血等因素使坠胀感等症状加重。
肛乳头炎:急性期可出现肛门部疼痛,乳头肿大时可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缩回或需用手推回,若反复脱出,可刺激肛门引起分泌物增多,偶有便血。儿童患者肛乳头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脱出的乳头可能因小儿不能准确表达症状而被忽视,需家长密切观察其肛门周围情况。
四、诊断方法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肛门指诊可触及肛窦部位变硬、压痛,肛乳头炎时可触及肿大、变硬的肛乳头。不同年龄人群肛门指诊的操作需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力度等,儿童患者进行肛门指诊时需更加轻柔谨慎。
肛门镜检查:肛门镜下可见肛窦、肛乳头充血、水肿,肛窦内可能有脓性分泌物,肛乳头炎时可见肛乳头充血、肥大。通过肛门镜检查能更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
五、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坐浴:可使用温水或中药坐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坐浴时需注意水温等,儿童坐浴时要防止烫伤,可选择适宜的温度并有人看护。
局部用药:可使用栓剂或膏剂等药物局部应用,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调整需符合其生长发育或身体状况需求,例如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肛窦切开术、肛乳头切除术等。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谨慎选择,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情况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