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有什么症状
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症状有差异,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中晚期症状逐渐明显,有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肝脾肿大;还有皮肤表现如面色晦暗、蜘蛛痣及出血倾向等
全身症状:
乏力:较为常见,患者常感疲倦、没力气,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肝纤维化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能量产生不足等情况,年龄较大、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乏力且程度相对较重。比如一些患有慢性肝病多年且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乏力感会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
消瘦:体重逐渐下降,体型变瘦。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纤维化影响肝脏代谢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等功能受影响,导致机体营养状况不佳,从而出现消瘦。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纤维化的人群,若继续饮酒且营养摄入不足,消瘦情况可能会更突出。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等物质,肝纤维化影响肝脏功能后,胆汁分泌、排泄等出现异常,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患有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纤维化的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表现,尤其在病情活动期更为明显。
腹胀:腹部胀满不适。肝纤维化使肝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胃肠蠕动可能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胃肠胀气等,引起腹胀。本身有胃肠基础疾病同时合并肝纤维化的人群,腹胀症状可能会加重,比如本身有慢性胃炎又出现肝纤维化的患者,腹胀感会比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腹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脏包膜受到刺激等原因可引起腹痛,若肝纤维化伴有胆囊炎等并发症时,腹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对于有胆道疾病基础又发展为肝纤维化的人群,腹痛症状可能会因两者相互影响而加重。
肝脾肿大:
肝脏肿大:肝脏质地可能变硬,可通过触诊等检查发现肝脏体积增大。在一些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肝脏会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纤维化时,可能会出现肝脏肿大情况。
脾脏肿大:脾脏也可能因门静脉高压等原因出现肿大。肝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后,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肿大,长期脾脏肿大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破坏等,导致血常规中血细胞计数异常等情况。对于有血吸虫感染病史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的人群,脾脏肿大相对较为常见且可能较为明显。
其他症状:
皮肤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晦暗,也就是常说的“肝病面容”,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皮肤小血管扩张等表现。另外,还可能出现蜘蛛痣,表现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像蜘蛛样的血管痣,多见于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如颈部、上胸部、面部等。对于长期酗酒导致肝纤维化的人群,面色晦暗和蜘蛛痣可能较为典型。
出血倾向: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肝纤维化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出血倾向。有长期慢性肝病病史且发展为肝纤维化的患者,若出现频繁的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需要警惕凝血功能异常问题,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出血倾向可能会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较慢。



